一年之計在于春,最近恩施春茶陸續開采了。為了搶收明前茶,當地的茶企和茶農加足馬力,挑燈夜戰,趕制優質春茶,全力供應市場。
晚上9點多,天空下起了小雨,在恩施市白楊坪鎮的一家茶葉加工基地外依然有很多運送茶葉的小車,還有很多茶農將新鮮采摘的茶葉提供了收購商。
恩施州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 茶農:“明前茶好喝,白天采茶晚上賣茶,一天幾百塊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明前茶,貴如金,錯過一天不甘心。這段時間,湖北的茶農和茶企可以說是白天夜晚連軸轉,加緊采摘加工明前茶。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作為恩施玉露的核心產區之一,鄉親們在挑選鮮葉時都有嚴格的標準。
恩施州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茶葉基地 基地負責人 楊代宗:“初長的一芽一葉就是這樣,還沒舒展開,不然就老了。”
查看成色,過稱算賬,一手交貨,一手給錢。收購現場那是格外忙碌,工人們正卯足干勁,按照不同等級,分區對鮮葉進行攤涼。
鄉親們告訴我們,這段時間,每天大約有1萬2千斤鮮葉送到車間,為了保證春茶的口感,工人們需要連夜將鮮葉加工出來,所以也就有了晚上這忙碌的場景。
恩施玉露是我國罕有的蒸汽殺青綠茶,茶綠湯綠葉底綠是它的特點,為了確保品質,工人在加工過程中,需要來回檢視,把握“火候”,不敢有絲毫松懈。
殺青之后,茶葉還需經過揉捻、上光等八大工序,耗時四個多小時,才能泡出一杯上好的恩施玉露。采訪當天,夜已深,我們看到現場依然有鮮葉源源不斷運到車間。
?
十多年前,洞下槽村并不是一個以茶葉為主的村莊。近些年來,當地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茶產業?,F在,洞下槽村全村茶葉面積 1.1 萬畝,茶葉年綜合產值達 8200 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 1.6 萬元。
《壟上行》記者:小月 袁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