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市江夏區向陽二村,千規牛場二期工程剛剛完工。聽說那里的養牛場不一般!一起去瞧瞧~
早上七點,投料車的轟鳴聲充斥著整個養牛場,只見負責人吳勇正駕駛著最新的自動投料車,為這里的240頭西門塔爾牛投放飼料,現在,正是肉牛生長的關鍵期,喂料和管護必須到位。
湖北楚牛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養殖部負責人吳勇說:“早上七點開始喂牛,主要以玉米和秸稈為主,結束之后對牛舍進行清理。下午四點再喂第二餐,重復同樣的工作。”
在機械化養牛場里,連牛糞都是被自動清掃的,所以,一個人就可以輕松管理幾百頭牛。隨著這幾天千規牛場二期工程完工,養牛場也從之前的200頭牛擴量到240頭。
武漢市江夏區山坡街道湖嶺村村民葉安說:“出欄的話,一頭??梢再u到三萬塊錢左右,我們目前的總產值可以達到700萬左右。”
雖說現在養牛成為了向陽二村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但在2019年,向陽二村還是一個零產業村,當時村子剛剛脫貧,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里空心化嚴重。
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駐村工作隊一直在謀求發展產業的機會,就在這時,山坡街道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有個養牛場的項目要找地方落地,于是駐村工作隊連夜規劃、積極爭取,終于拿到項目。由于擔心產生異味和廢棄物,村民們一開始并不理解。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漢陽分局駐向陽二村工作隊隊員夏洪濤說:“我們當時把村民帶到幾個企業去參觀,通過參觀現身感受,他能感覺到企業確實按照生態養殖這個模式進行的,可以消除他的顧慮。”
打消了村民的顧慮,向陽二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開始著手建設千規牛場項目,為了全身心投入,村委會里的一個小房間就成了他們辦公與睡覺的場地。
武漢市漢陽區教育局駐向陽二村工作隊隊長喻敬杰說:“未來我們還要建七棟牛舍,全部建成之后,預計存欄率可以達到一千二百多頭。”
2020年,占地60多畝的肉牛養殖場終于正式投產,2021年,養殖場肉牛規模達到200頭,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養牛”大軍,為了延伸肉牛養殖產業鏈,向陽二村又將目光瞄準了生態循環農業。
湖北壟上頻道記者石子說:“我現在就是來到了養牛場附近的一片空地上,在我身后可以看到這里以牛糞作肥種起了巨菌草。據了解,像這樣的話,每個月每噸飼料成本就可以節約一百多塊錢,而且還減少了運輸成本。”
?
自動投食+種生態草,江夏千規牛場“哞”生百萬財。如今養牛場每年的純利潤超過一百萬元,當地及周邊村民來這務工,每月收入都很可觀。
?《壟上行》記者:陳楚君 石子